| 
View
 

15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農氏瓊 2 years, 6 months ago

農氏瓊

Tày族的物質文化現況luanvan.pdf

有 54 個民族,都是龍神仙子,是落龍俊和甌企的後裔。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身 份,為建設多元文化的越南做出了貢獻,吸引了世界各地許多人的關注。而 Tày 族是 54

 個民族中的一個族,也就是我個人帶有的身分。

Tày 族住在北部山區,Tày 族生活的方面對越南民族文化非常有意義。因此我想透過

我個人(Tày 族的身分)從小到大的經驗和各種資料來跟大家分享 Tày 族的起源和居住、 服飾、房屋、節日、信仰、工作活動等日常文化物質。

因為,在現代化的社會,很多少數民族都會受到民族認同的問題,或是民族文化失流 的情況。所以我想通過這個話題去了解更多我民族的文化,和特色。 此外,我選這個題 目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希望我的研究對以後的研究提供參考資源的意義。

  越南是否有種族歧視之問題?

 從小我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跟其他民族有什麼差異。大家都一樣的受教育,看一樣的 課本,穿一樣的衣服。後來,長大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不知道我的民族文化物質各方面, 已經被 Kinh 族化(京族化了) 。

我的祖先是 Tày 族。到了爺爺還是 Tày 族,但我奶奶是京族,所以從我爸的年代久而 久之就開始被 Kinh 族化。再說,我住的環境背景,大部分都是京族的原因,所以如果我 沒有說出來我的身分,其他人都不知道我的少數民族的人。

  只有到要考大學的時候,成績可以多加兩分的優勢,我才發現自己的身分跟京族學生

不太一樣。

 

 

李昱潔

以那卡西為核心看北投溫泉文化變遷.pdf

北投地區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直至今日仍是許多來自國外的觀光客喜愛造訪的地點。很難想像在日治時期之前,漢人僅向原住民購買硫磺,不知溫泉之妙用,更將硫穴視為毒穴,而將溫泉視為毒水。

日治時期,日本人發現北投地區的溫泉資源,於是在此打造各式浴場,尤以當時的台北廳長為首,總督府設計師監造下完成的「溫泉浴場」(今北投溫泉博物館)最為出名。博物館建築為和洋建築,浴池為羅馬浴池形式,由圓柱圍繞而成。

光復後,「溫泉浴場」轉作許多用途(如台北縣議會招待所、民眾服務處等),直到1994年,因北投國小師生進行鄉土考察時發現此地,而後與社區當地人士一齊向政府陳情,才得以重新整建,成為今日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